创作《神雕侠侣》时,一贯求新求变的金庸将重点放在“情”字上,“情”字最难堪坡,最微妙多变,也最难书写。金庸这次冒险,用一部伤情武侠小说提升了新武侠小说的层次:从此江湖不仅仅是一个好勇斗狠、快意恩仇的地方,江湖儿女在面对感情问题时,和普通人没有两样,同样会渴望,会彷徨,会失落,会手忙脚乱,江湖儿女的情感世界同样曲折幽深……读者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江湖。
与“情”相对,是欲望,占有的冲动。真正的爱情,必然存在某种悲剧色彩的牺牲精神,有时放弃比争取更感人,克制比放胆更让人尊重。在情与欲交战中,取舍不同,就有了钟情人、深情人、多情人、薄情人、绝情人、痴情人种种分疏,《神雕侠侣》便是为这些深陷其中的有情人做传的。
杨过和小龙女自不必说,这对苦命鸳鸯聚少离多,受尽磨难。小龙女几次主动消失,都是为了杨过(至少从她的主观意愿来说),她宁可一个人过孤寂的生活,也不愿杨过因为她受办点委屈。小龙女的师祖林朝英所创武功,讲究清心寡欲。然而小龙女终究是有情有欲的人,她的内伤隐喻着禁欲对一个正常女子的伤害。再说林朝英创独门武功,所有动力皆来自有情人不能结合的痛楚,她要门人唾弃王重阳,但双剑合璧的设计泄漏了她的心事,情意绵绵的剑招是她宣泄情爱欲望的出口!杨过也是古墓派传人,他在面对小龙女的时候能克制自己轻薄男的天性,所以他们这一对注定爱得辛苦,因为他们为对方考虑太多;他们的爱也最深沉,才能经得起一次次生死考验。小龙女被污,不光小龙女自己,很多金迷也不能接受,小龙女莫名其妙失身在礼教大防的宋代是大事,杨过不是假道学,换作心胸狭窄的,这段感情恐怕很难走下去。
而古墓派另一位传人李莫愁则走到另一面,她的爱是占有,得不到就毁灭之。如果她换一个环境,不作道姑,不是在禁欲近乎变态的古墓派习武,性格会不会好一点?李莫愁爱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看似深情款款,关键时刻本色毕露。她中情花毒,为了保命居然答应下嫁公孙止。从始至终,她只爱自己,所谓生死相许,只要她能生,对方死了都没关系。尹志平比李莫愁懂爱,他一时糊涂,让小龙女备受痛苦,自己也受尽煎熬,最后为救小龙女而死,算得上一个情深意重之人。公孙止裘千尺表达情感的手段是绝对占有,为了占有,机关算尽。吊诡的是,他们的女儿公孙绿萼却是一位懂得真爱的少女,明知自己不可能获得杨过的心,也知道自己的爱无法得到回应,她还是选择牺牲自己。公孙绿萼的死成了绝情谷最哀婉无望的一段故事。
书中最令人叫绝的是结尾处揭示出郭芙的情感隐秘:原来她心中对杨过早已情根深种,不光是读者,郭芙本人也大吃一惊,原来之前郭芙种种别扭,是爱情来临时不知所措造成的,郭芙这个迷情的女子,作了那么多不可挽回的错事后,才搞清楚自己的感情,是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真爱斩断!等她明白过来时,她已不是桃花岛上的少女,不管怎么喜欢,都要埋在心底。都是草包型大小姐形象,《书剑恩仇录》中的周绮憨直得近乎弱智;《神雕》中的郭芙则有血有肉,看看周围,有多少肤浅而光鲜、艳遇不断却搞不清楚真爱在哪里的男男女女?!
肉,看看周围,有多少肤浅而光鲜、艳遇不断却搞不清楚真爱在哪里的男男女女?!
Friday, April 3, 2009
《神雕侠侣》:江湖儿女多伤情.
Posted by
游子
at
Friday, April 03,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