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人们都在关心美国校园的枪击案件。令人震惊的是:作案人毫不留情,格杀勿论,最后自杀。在他的杀人过程中,没有人能改变他,没有语言能打动他,也没有行动能抵制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枪支泛滥,我认为如果美国人真的人人手里有枪,那么就不会让他杀了32个人。所以,此悲剧不仅仅是枪支的问题,也不在于什么一时的失恋,而在于他已经是一个人格严重异常或心理问题严重的人!但这一点从未引起周围人的重视,甚至他杀了2个人后曾有2个小时再实施第2 次的大屠杀,这之间居然没有人能够找到他,没有人能够抓住他,这一方面是警方的反应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太自信了,是对早有心理异常迹象表现麻木不仁的结果所致。
尽管此事发生在美国,但这是人类共同的悲剧,此案真正让人警示的问题是:心理问题比枪支问题更危险!如同唐山地震,惨剧发生后人们才回忆起,曾有无数反常迹象出现过,并非没有动物或自然现象的警告,而是人们的无知与大意。犯罪的危害同样如此。现在大量的事实证明,此案发生前作案人并非没有任何迹象!而是早有迹象……
现代生活中,住房舒适的同时让人们出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许多退休的老人因寂寞而抑郁;立律保护的隐私权让人们在享受个人自由的同时也面临极大的被害风险;便利的汽车让社会上出现大量的杀手,交通肇事的死亡率排居现代社会非正常死亡之首位;很多家长为孩子生活幸福拼命工作、挣钱,结果,钱没有挣够,却发现孩子如同陌生人,甚至是天敌!……
物质生活的追求与改善并没有让人体验到幸福,而是紧张与郁闷……;其实,人生幸福很简单,物质富足不如情意浓浓,温度不如温馨,让孩子在成长中感受父母之爱!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之乐!情比钱重要,成长的青少年其心理阳光比分数成绩更重要!!就社会而言,关注人的心理需要不亚于关注物质的需要,人的心理贫困同样会影响到我们共同的生活——
Friday, April 20, 2007
心理问题比枪支问题更可怕.
Posted by
游子
at
Friday, April 20, 2007
1 comments
中国式英雄.
在十六日一大早,突然间几乎所有网站的头条都是“一华裔留学生在美大学枪杀33人… …”,几乎未经美国警方定论,各大媒体就已经认定这个凶手是中国留学生了。也许是因为中国人被美国人压抑的太久了,(比如,91年中美撞机事件,科索沃“误炸”使馆事件,93年“银河号”事件),让所有中国人心里都充满了对这些蓝眼睛,黄头发的蛮子充满了憎恨。突然间,在一些中国人的精神中,一个英雄站了出来,一支枪,一个人,把整个美国搅的天昏地暗。Spiderman没有出现,日、刚刚上映的忍者神龟没有出现,Super-man和X-man也没有出现,可能因为4月16日是他们的public holiday,他们去火奴鲁鲁度假去了。没有一个美国超人站出来。
就这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 university)
33人死亡,29人受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枪击案。不过,在事发一天之后,一个23岁的韩国人突然搅了局,他在饮弹自尽前,忘记把护照销毁了。警方确认枪击者是韩国留学生,并非各大媒体传说中的中国留学生。媒体失望ing,一些希望借此炒作的人极度失望ing。就这样,原来的论点马上从中国人在美国的人权问题,马上变成了枪支管制在美国的限制问题了。虽然可能问题的严重性是同等重要的,但在多数中国人心了,谁管你美国人管理不管理枪支问题啊,许多人还更是希望美国内部闹的越凶越好呢。所以还是中国人扬威美国这个新闻更能吸引13亿中国人民眼球,更容易吸纳13亿中国人民的银子。
人们一度以为那个凶手是中国人。难道只要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办了坏事,就是中国人做的?难道王府井随地吐痰的就全是中国人?难道日本人都是有钱的文明人?经常去centre point,门口总有些出租司机和小贩要么用蹩脚的日文问好,就是眉开眼笑的问:“Japenese?”。日本人的高大形象已经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而当回答:I am Chinese的时候,刚才的笑容马上成为了回忆。
最让人反感的是,现在就连很多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媒体也是这么认为。媒体是教育人们的一个最直接的窗口,在事实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开始讨论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中国式教育在美国的影响了。这些人佩带所谓“民族情感强做正义和光荣”,认为这凶手杀得好,认为一个中国人杀了三十几个美国人,真是英雄。并且直接以个案推广到集体,认为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问题,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成问题,中国的教育成问题。但是现在事实摆出来,不是中国人干的,那些本想去借题发挥的人,突然觉得好生的失望。现在真是觉得那33个死难者有点可惜了,没有死在中国人手里,这样他们很快就会变成一个过时的新闻,很快让我们忘却。
现在没有时间去思考美国的自由,以及到美国是否安全。可能永远不会到那个国度,但对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好感和厌恶,和任何一个除了日本以外的国家一样。此案带来的失望可恐惧,对中国人和美国人来说,没有分别。向逝者缅怀。
(写到一半的时候,睡了一会儿,梦到见到了玉皇大帝,答应还我一个任意的愿望,想了想,我做出了一个可以称作伟大的决定,我不要荣华富贵,不要佳人相伴,我说:我希望世界和平。玉皇大帝犹豫了一下,说:太难了,换个吧。只能换了一个:让日本人称为中国人的朋友。玉皇大帝犹豫了许久,说:我现在解决一下世界和平的问题吧!)
Posted by
游子
at
Friday, April 20, 2007
0
comments
用什么擦去弗吉尼亚的眼泪.
在凶手的身份未明之前,国内不少网络言论却令人心寒,仅仅因为亚裔的字眼而广泛担心自己的赴美签证将受影响;而当听说凶手并非国人,乃是韩裔时,又欢欣雀跃,仿佛又事不关己,完全忽视了那些死难者的不幸和对他们的亲人带来的更大的悲哀。这种自私轻佻只会让黑堡泪流不止,无法平息。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于1872年在黑堡建立。大学现约有26000学生,其中留学生约3000人,他们还沉浸在恐惧和悲哀的气氛中,如何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才是所有的评论、分析以及政策该有的取向。
不少观点言之凿凿,此乃美国政府没有严格管制枪支的缘故,因而造成了枪支泛滥。试想如果没有枪,血案可能就不会发生,伤亡就不会如此惊人。但同情和震惊不能代替理性的决策,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列维特的研究表明,枪支与犯罪率之间的关联没有人们想象的紧密,回收枪支对于降低犯罪率效果甚微,例如瑞士所有人都有枪但犯罪率奇低,也就是说枪支本身并不会引发犯罪,加强对枪支的管制,减少枪支流通也不会降低犯罪率。
拥有枪是美国人抵抗公权力侵犯私人自由时的有力武器。正是对自由的珍视,使得美国政府不愿把枪一禁了之。但死难者的苦痛提醒美国人,形势正在起变化。尽管枪支背后有保护个人自由的强大理由,而且统计显示减少枪支与犯罪之间的关系不大,但若1000个人持枪的好处都无法弥补1个凶手持枪造成的损害,因为这种损害不仅是死者,更是对生者心灵的刺痛,枪支政策就有必要重新估量。
当然枪案频发并不能说明枪本身是罪恶的,而持枪的凶手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以不少美国的极端保守派在newsbusters上 http://newsbusters.org/node/12077 发表言论声称为什么不禁止这些人入境,这种言论在“911”之后甚嚣日上。此次枪击案会促使美国进一步调整签证政策吗?
在911之后美国一段收紧了签证的发放,尤其限制了学生签证的数量,但时隔不久,美国的大学发现留学生数量大幅下降,这导致了美国在近期放宽签证,重新赢回了海外学生的数量。这意味着,签证的紧与松会极大影响到美国的利益。留学生每年为美国的GDP增长贡献良多,这不仅仅是指他们的学费,而是包括生活、旅游、交通、通讯等在内的一系列消费。美国需要在限制签证能避免的恐怖损失与放宽签证能带来的收益自己做出权衡,这也意味着保守派与自由派谁也无法说服谁,只能靠利益来决断。
为死者哀,为生者忧,同时平衡在枪支管制与签证限制上的利弊,如此才能擦去黑堡的眼泪,抚慰受伤的心怀。
Posted by
游子
at
Friday, April 20, 2007
0
comments
郑斌辉的部落格.
"
郑斌辉"在新浪博客网的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cn/zhengbinhui
Posted by
游子
at
Friday, April 20, 2007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