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1, 2007

美国警方称对NBC播出赵承熙录像及照片感到失望.



NBC电视台播出了枪击案凶手赵承熙寄给他们的照片和录像带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表现出厌恶、愤怒、震惊和恐惧等情绪反应。

美国当地时间4月18日晚,NBC电视台宣布说,他们收到赵承熙寄给他们的一个包裹,里面包含27个录像片段,1800字的一篇“杀人心迹”说明书和一些照片。

大三在校女学生克莉斯蒂·文宁对美联社记者说,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赵承熙的照片时,她“感到身上有阵阵寒意”掠过,“这表明他把太多的思想加入到这次行动中,我认为他这样做是有病”。

部分学生认为,赵承熙的“多媒体宣言”让这次悲剧事件更加让人觉得可怕。大二在校生布兰妮·洛克韦尔眼含泪花,她说:“这件事实在太可怕了,对于某些故意要对我们学校和附近社区采取暴力行动的人来说,我们什么话也没法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心生愤怒情绪的人,不光对凶手赵承熙的罪恶预谋有气,还对NBC电视台决定播出赵临终自拍的录像一事公开表示愤怒。NBC电视台“今日秀”栏目的共同主持人梅雷迪思·维雷拉表示,某些遇难者的亲戚已经取消了与NBC事先约定的访谈计划,“因为他们对NBC播放赵承熙照片的做法深感不安”。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报学生编辑罗伯特·博曼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他对NBC的做法很是矛盾:身为新闻工作者,他希望向社会公布更多消息,但作为学生,他更希望赵承熙自拍的录像带不要向外界公开。博曼说:“很难说我们想暴露什么,我们不想暴露什么,但从学院 时报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主要目标,当然是要把案情大白于天下。”

弗吉尼亚州警察局官员斯蒂文·弗拉赫蒂上校18日说,他原本希望能从赵的包裹里找到关于他杀人动机的新线索,但进行一番评估后,调查人员发现这些材料仅“简单证实了我们已经知道的内容”。斯蒂文还表示,他很感激NBC在这一枪击案上和校方当局的合作,但他对NBC播出凶手赵承熙录像和照片的做法感到不安。“我们对编辑们决定播出这些录像和照片感到相当失望,你们都看到了这些照片,我非常抱歉。”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务长当天表示,本周一遇害的学生,在稍晚时候举办的学校毕业典礼上,都可以得到荣誉学位。

美国专家分析赵承熙心理扭曲成因.


美国媒体19日援引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嫌凶赵承熙中学同学的话说,赵承熙中学时候曾饱受同学嘲笑和欺负。过去几天中,媒体和专家一直在寻找答案:是什么扭曲了赵承熙的心灵,使他最终选择毁灭自己和他人。

中学受嘲笑

赵承熙的高中老师和同学说,他上中学时经常在学校受到嘲笑和欺负。

赵承熙毕业于弗吉尼亚州尚蒂伊地区韦斯特菲尔德高中。他的高中校友克里斯·戴维斯说,上高中英语课时,每当老师找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时,赵承熙总是低头不语。老师告诉赵承熙,如果不读课文就要被评不及格,他这才用“低沉、古怪的”语调读课文,“就像嘴里含着什么东西”。

“这时全班学生一阵哄笑,指着他说,‘快滚回老家去吧’,”戴维斯回忆说。

另一高中校友史蒂芬娜·罗伯茨说,她从未亲眼看到赵承熙受欺负,但从朋友处听说,赵承熙初中时常遭捉弄。“一些人总找赵承熙麻烦,他们会推倒他,然后嘲笑他,”罗伯茨说,“赵承熙英语不太好,有人总拿这一点取乐。”

里根·维尔德曾与赵承熙在同一初中、高中和大学上学。他说,赵承熙受嘲笑与他的移民身份和英语不好关系不大。维尔德说,他们上学时或多或少都受过欺负,而班上另一些移居美国、英语不好的韩裔学生也没像赵承熙那样交不到朋友。

孤独被忽视

赵承熙在韩国的亲属说,赵承熙自小有些口齿不清,而且很少与家人说话,到美国不久便被诊断有孤独症症状。

“他从来没跟我说过话。一般母子之间话会很多,但他们(赵承熙和他妈妈)间却很少,”赵承熙的姨祖母说,“不过,赵承熙虽然不爱说话,倒没有什么出格行为。”

赵承熙的舅舅说,赵承熙一家搬到美国后,赵承熙就被诊断有孤独症症状,但是他的母亲好像不太重视这件事。他说:“她有时打电话说,她的孩子学习不错,她似乎并不担心她的儿子。她只是说自己为了赚钱和养家有多辛苦。”

专家谈成因

赵承熙的老师、同学和亲属的描述揭示了其孤独个性背后的扭曲心态和仇恨心理。美韩专家说,多种因素促使赵承熙的扭曲心理长期得不到缓解,反而逐渐恶化,最终到达“崩溃点”作出极端行为。

美国专家说,感到遭受不公是赵承熙心理扭曲的重要成因,也是绝大部分类似案件犯罪者的普遍特点。据全美2002年一项调查,71%的校园枪击案犯“在犯案前感到自己受到欺辱、压迫或伤害”,这与赵承熙同学对他中学遭遇的描述吻合。“他几乎就是这类孩子的标志性代表,”美国前特工部门首席心理学家马里萨·兰达佐说。

也有专家认为,赵承熙最终走上毁灭之路同他患有与基因相关的精神疾病有关。美国芝加哥一所大学医疗中心首席精神病学家路易斯·克劳斯说,赵承熙与其他类似案件犯罪者有一个显著区别,即他事发前没有炫耀过自己的报复计划。他说,赵承熙的心理问题不完全是由于不断受到欺负和嘲笑而形成,而是一种与基因相关联的精神疾病。随着在大学中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离开家后失去父母的精神支持,赵承熙的精神状况恶化。

韩国专家则多关注赵承熙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认为,忽视与孩子沟通是韩国旅美侨民的普遍问题。韩国《同胞新闻报》19日评论说,“事实上,在我国海外移民中,父母一般忙于赚钱养家,很少与孩子沟通……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是否我们的社会和海外韩裔社群忽视了这些能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的问题。”

美国校园枪击案掀起的波澜.


几天来,随着大洋彼岸那几十声枪响,韩国裔学生赵承熙和他制造的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有关报道,成为了很多国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随着案件的进展,警方、校友、邻居、还有各方心理学家们,都从各自的理解和判断,为我们勾勒着赵承熙的性格和案件的来龙去脉。

这起血案的真正原因我们至今还不完全清楚。我们知道的是,赵承熙生前曾寄给美国媒体一卷录像带,可是他寄录像带的时候,写错了邮政编码,使这封邮件没有准时到达;而就是这个错误的邮政编码差点使一名中国学生为他背了黑锅。

因为赵承熙在枪杀了32人之后,自杀身亡,美国弗吉尼亚州警方最初对外宣布凶嫌身份时只披露了是亚裔学生的案件信息。但是,不久,距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数百公里之遥的一家报纸、却率先捅出消息说:凶手是一名中国学生,并且还煞有介事地称,这名中国学生姓江,是去年8月7日乘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班机从上海飞抵旧金山的。之后,美国个别媒体也对此作了报道。于是,这更让国人为此担心并深深自责。当然,事后证明,这完全是一条严重失实的报道。那个叫做江伟恩的中国学生也在博客中发表了声明说自己不是凶手,自己只是有收藏枪支的爱好。
就美国个别媒体有关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的不实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枪击惨案是一个十分严重的事件,中国谴责这一暴力行动,并向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但美国个别媒体在事实未经查明之前发表不负责任的报道,违反了新闻职业道德,是十分错误的做法。
赵承熙
赵承熙夺走了32条鲜活的生命,而美国个别媒体的失实报道为什么要把矛头首先指向了中国人呢?不能否认,国人在出国旅游、经商、求学的时候,确实有极少部分人存在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有损于中国人的形象,但这绝非是招致非议的全部原因,不能忽视的是,美国个别媒体这种失实报道背后的思想根源。

尽管美国政府一直表示自己对中国没有存在偏见,但美国个别媒体却从来没有匡正过对中国的妖魔化倾向。人权问题、能源问题、知识产权等等,在这些媒体的眼中,中国,不是正面积极的,而是威胁负面的。就连一些美国媒体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美国个别媒体的中国威胁论是为了帮助美国政客们在冷战后的世界中物色一个能够替代原苏联的敌人。

教育学者熊丙奇在分析这起枪击案背后,人们的心理变化过程时说:在潜意识里把罪犯和他的种族和区域联系在一起,然后给某一个区域的人贴标签,对一个种族的人产生偏见,这种思维方式只会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造成更大的祸端,引起种族冲突或者是文化冲突。

弗吉尼亚州州长凯恩在枪击案发生的第二天表示,这起案件仅仅是个别案件,不会引发对亚裔学生的歧视;美国政府、美国民众,还有大多数的美国媒体对待这起枪击案的反应也是比较成熟的;而个别媒体跳将出来所作的失实报道,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他们忘记了:新闻的真实性比爆炸性更重要。

杀人的不是枪,是人.

很多人认为,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件不断发生,和美国没有禁枪有关,但是反对的人指出,如果不让民众合法拥有枪支,那末遇到透过非法途径来行凶的人,守法的人就没有办法保护自己。

合法拥有枪支,是美国宪法赋予国民的权利,当年是为了让民众可以保护自己的私有财政,同时也防止出现一个垄断政府,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二百多年,这一点是做到了,但是正如所有的法例都不完美,因为总是有人会钻法律的空子,持枪行凶而不是自卫,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要修订宪法不是容易的事情,社会上存在争议,也证明了民众对于这个问题看法不一。民主共和两党在中期选举中已经把这个作为议题,这次枪击案之后,肯定在接下来的总统选举会成为两党辩论热点。

但是正如很多人指出的,最终杀人行凶的不是枪本身,枪只是犯罪的一种工具,行凶的还是人本身。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人的身上。同样一样东西,同样一条法例,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后果。

没有一个社会能够把犯罪率减低到零,社会能够做的,就是对犯罪的人采取严厉的惩罚,决不姑息和手软。但是还有一种人,就是在精神出现问题的时候采取极端的手段,对于这样的人,社会到底能够做点点什麽?是不是能够预防,帮助这个人的同时,也减少出现惨剧的一个可能。这次枪击案的凶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媒体现在追究的就是,这样一个已经不是短时间里面显示出来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为何不能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纽约时报今天的头版头条,质疑是不是现行的法律,让学校没有权力要求被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接受心理治疗。就好像枪击案的凶手,老师认为他心里不正常,但是在他不愿意的前提下,学校不能够为他提供心理治疗。心理专家指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不会意识到自己有问题的,因此在被建议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当然会很抗拒。而且美国的一些州也有法律规定,公立大学不能开除那些曾经试图自杀的学生。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s National College Health Assessment调查了全美117所大学,95000名大学生,百分之九表示有过自杀的念头,这些人里面,每一百个人有一个有过自杀的企图,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可以怎样做,政府又应该透过修改现行法例,如何来帮助他们,从帮助人这个根本做起,才是当务之急。

说到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当我们在看美国的这起校园枪击案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想想我们自己的校园,我们自己这个社会里面,那些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在心理上出现问题的人,这些人往往因为缺乏关心和帮助,会从一开始的自闭走向极端。他们没有办法找到枪,但是不排除他们会用其他的方法伤害别人,也不排除,他们用极端的方法伤害自己。

看看社会新闻,会有很多大家觉得很奇怪的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大家看看笑笑也就过去了,现在真的应该关心一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专业机构和人去帮助他们?

夜雨和雨后.


电光雷鸣,
照亮粉色长空。
脑海里冒起这么一首歌,
挥之不去。
今夜一定是听着这首歌入眠的。
好梦新加坡。

[夜照亮了夜]
夜是那么黑
看不见悲喜界限
任谁都好累
青春只剩一滴眼泪
我变成了谁
不自由为爱放逐灵魂
心死就不伤悲
明知爱很珍贵
夜照亮了夜
痛战胜了痛
然而春去春回
长大成人滋味
最黑的黑是背叛
最痛的痛是原谅
雾是那么轻
可以覆盖一切
放过手的不是昨天明天你我
风吹过了雪
爱的记忆都融解
这一刻心为蝶挣脱轮回
夜照亮了夜
痛战胜了痛
然而春去春回
长大成人滋味
最黑的黑是背叛
最痛的痛是原谅
雾是那么轻
可以覆盖一切
放过手的不是昨天明天你我
风吹过了雪
爱的记忆都融解
这一刻心为蝶
挣脱轮回
我愿拥抱你
你不能承受的虚伪
我来体会我愿拥抱你
你给不起的未来
我来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