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欢红色,很喜气很欢快的颜色,看上去高贵优雅。在安妮的书里,血液、红酒、死亡的颜色。在我的眼里,生命、热情、希望的颜色。我的笔下向来拒绝堕落的色彩,或者可以说,灰色在我眼里也是华丽的,并不意味着阴暗。我的很多朋友喜欢安妮宝贝,我对她的印象不好,甚至认为它是复旦中文系的耻辱,因为曾经有人看了她的书会自杀。我反对那些不引人向善的文字,尤其是安妮明明自己很阳光,却让读者陷入忧郁与恐慌。
但是作为纯粹的文字来看,安妮是成功的,作为作家,她成功地拥有了非常多的读者,她的新书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销售量雄居榜首。而且安妮也在不停的成长着,她的风格也在一点点趋向成熟,尤其是散文,笔端也处处流淌着温情脉脉。
看来安妮是一个善于用文字将自己掩埋起来的人,这在文坛,真的不是很容易。
放眼时下流行文坛,海岩总是着墨于故事的悬念与情节,文字功力不见得有多好。郭敬明年轻,有着最鲜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但是阅历与生活的匮乏决定了他的作品的局限性。如果说海岩是干警察的材料,毕淑敏则显然受益于当医生的经历。
我是欣赏武侠的,但毕竟它也就是那样的套路,也很难出新。论气势磅礴,金庸当之无愧,论玄幻洒脱,古龙难逢对手。
二月河确是历史小说的造澜者,三大帝的塑造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说了这些高产的作者,我倒是想提提那些虽然只出了一本书却非常精彩的作者。这样的书数不胜数。这些作者虽然只描写了一方面的生活,但是却深刻、干脆,精彩绝伦。
每个人写书的目的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各有旨意。为了养家糊口的在拼字,为了兴趣爱好的在琢字。我以前是不赞成专职作家的,认为作家不应该成为一种职业。可是我忽略了写作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在构思阶段就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精力。梁凤仪是作为业余爱好的,可是她的作品也是一个模式,不能够超越自我。这就是毛病。但这不能否认梁凤仪的地位仍然是财经小说的泰斗。她的奋斗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所谓的言情是指专门着墨于男女感情的小说。我是讨厌琼瑶的,可是我不认为《环珠格格》是垃圾,相反,我觉得《还1》是她的最好的作品之一,至少她证明了自己不但能让人哭还能让人笑,还笑得那么开怀。席绢是我所喜欢作家,美女作家。她的作品很像她的人,干干净净没有渣滓,当之无愧的冰淇淋文学。只不过,那么惟美却又搞笑的情感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只能作为初中生读物来看待。
生活总是沉重的,所以人们总是向往在小说中寻求一种轻松,生活总是现实的,所以人们希望在小说中发现真爱,发现坦诚。我们中国的作家们几千年来一直颂扬着美好的必然战胜邪恶的,这一思想贯穿始终,。我一直在想,这么大的国家能够这么多年神不散,是不是一直在这种坚定的信念中获取了力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看看国外的流行文学和曾经的流行现在被奉为名著的那些作品,写实主义的成分要远远超过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品。国外的作家认为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那我就这么写书。
纯粹的作家都是由心理疾病的,就像人们说十个才子九个癫一样。我看中国的作家是很少有什么病的,个个都面色红润,我想这是因为大家都只在写文章时进入角色,与现实生活能够剥离开的缘故。我们的作家很会违心的去写东西,这种刻意的改变是在心理上自发的调适,因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庸教育。
现在回过去想想,当初那么讨厌安妮宝贝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也深受这种文化所影响,潜意识里也在拒绝这种“另类”思想的入侵。这就好像其实色情文学其实也是文学,也有自己的受众群体一样。木子美的日记被禁版却也有人看有人买不是吗?虽然它不见得比《金瓶梅》有价值。
从纯学术的角度去看,各种文学样式都有它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才真正是百花齐放。
但是如果从社会精神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某些文学形式称为文字垃圾。这就好比,你可以自己在家看色情片,但你绝不可以去公众场合放映。这就是个社会问题了。木子美被禁是理所应当的。
Wednesday, April 8, 2009
看看流行文学.
Posted by
游子
at
Wednesday, April 08,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